早就想写这篇文章,灵感源于深圳、广州、珠海之行。
罗经理是个出生于珠海,打拼于广州的靓仔。2023年5月我们前往深圳进行法律尽职调查,罗经理知道后极力邀请我们前往广州小聚。他说服我们的理由是:深圳到广州才一个小时的高铁而已,从广州飞回昆明比深圳更近。
好吧,他赢了。
到达广州东站后,罗经理请我们在中信广场地下商场的餐馆吃地道广州菜。乘电梯时,一群务工的靓仔走进电梯,看起来比我读书时还要瘦弱。其中一个突然开口说:“好无奈,我已经连续吃了半年的猪脚饭”。
正准备前往餐馆吃大餐的我们听到这句话,一下子破防了。
各位可能不知道猪脚饭在广州的地位,简单类比一下,猪脚饭之于广州,就相当于小炒肉盖饭之于云南。15元一份,吃起来味道很不错,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它可以让你用最小的生活成本度过难关,但如果天天吃,连续吃半年,这样的生活并不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仅用作非盈利用途
广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繁华的,又是市井的。有宽敞平坦的马路,就有又窄又小的衢巷;有上万一晚的酒店,就有几块钱一盒的流动商贩。其实,每一个城市未尝不是如此。
城市是一条流水线,生产精英,也生产平庸,只不过精英是手工制作的,平庸是批量生产的。
人是个体,城市是人的汇总。异乡人眼中的城市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视野终究是千差万别。
我对罗经理说,我对广州有了新的认识,我提议让他带我到广州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去看看,而罗经理执意要带我去最大的农贸市场去看看,他说那里有人间烟火,逛完农贸市场才会不虚此行。
隔日,我们在接近40度的高温下,参观了中山路的陈家祠堂、逛了农贸市场。在广州地铁上我跟罗经理讲起我的感受,炫耀我拍的各种照片,讲述讲述我对各种地道小吃的评价。一位异乡人对他眼中的城市给予的评价,居然勾起他的好奇之心。他原本打算去西藏净化心灵,对自己故乡不屑一顾的他居然决定周末好好感受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所以,因为长久的熟悉,你感受不到那种类似流浪的与众不同。
认知,源于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