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青年:西双版纳这地名,已经让人不再陌生了,即使不曾踏足西双版纳,也听说过西双版纳,这是一个以傣泐(Lè)人为主体的世间乐土,是傣泐文化浓郁、南传佛教静谧、热带雨林(包括季雨林)神秘、自然生态得天独厚的地方。“吃苦耐劳”是一个好品质,傣泐人就喜欢“吃苦”,只不过这里的“吃苦”,既有品质上的“吃苦”,也是饮食中的“吃苦”。
不同地方的人们,有不同的生存、生活法则,这些法则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通俗来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的地方喜欢吃醋,有的地方喜欢吃甜,有的地方喜欢咸,像湘鄂和云贵川渝等地区的人们喜欢吃辣,而且辣的特点还不一样,有香辣、麻辣、原辣等。
而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傣族的分支傣泐人不仅嗜酸和辣,还特别喜欢吃苦,傣泐人的饮食习惯,其实是一套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和生活法则,无论是酸辣,还是苦,均与西双版纳当地的地理特点有关,地形样貌和气候环境的独特,孕育了傣泐人饮食的独特。
特殊的地形样貌
现在的西双版纳,是一个傣族自治州,幅员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位于云南最南部,与老挝和缅甸山水相连,国界线长度约占云南省国界线长度的四分之一。如果把云南省地形分为三阶梯,那么西双版纳应该是属于第三阶梯,云贵高原在这里的海拔已经大大降低,勐腊县的澜沧江河谷海拔已经在500米以下。
整个西双版纳横跨两个褶皱系: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贡山-腾冲褶皱系,但这里已经不像横断山脉那样山高谷深了,不过因为西双版纳位于褶皱系末端,所以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占到九成以上,坝子(山间盆地和河谷)只有5%。
西双版纳的向北方向是无量山,东北方向是哀牢山,西北方向是怒江山脉,无量山余脉和怒江山脉余脉就构成了西双版纳地形的骨架,整体上看即是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周围高中部底,珠状相串的低山和坝子、切割山原、开阔低峡、宽谷盆地就组成西双版纳大地,而西双版纳的河流,最后几乎都汇入贯穿西双版纳中部的澜沧江。
由青藏高原南下的澜沧江,澜沧江在西双版纳流出国境,从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南腊河口往下游就被称为湄公河,直到汇入南海。澜沧江是西双版纳最大的河流,此外还有2700多条大小河流构成了西双版纳的天然河网,其密度高达0.63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约145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润泽了不同的地形单元。
特别的气候环境
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1°到北纬22°40′之间,在热带的边缘地带,但由于哀牢山、无量山的阻挡,冷空气或寒流不易到达西双版纳,所以冬季的西双版纳十分温暖。虽然不至于像宣传中的夸赞的“世界暖都”,但西双版纳比云南大部分地方温暖是可以确定的,比北方温暖更是能直接感受到。
多年以来的国内外研究发现西双版纳是典型的热带气候区域,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西双版纳已经处于热带雨林所需的年平均温度下限,但仍然在热带雨林分布范围内,这是由于西双版纳的特殊地形地貌,干季的浓雾及局部地形下的湿润土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降水的不足,可以形成较地区性大气候更为温暖湿润的小气候,雨林就成了西双版纳的主要森林植被,其包括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
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看,西双版纳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按理说是干热的信风影响,但由于西双版纳距印度洋和太平洋都不远,加上地形特点,到夏季之时西双版纳极易受由印度洋方向来的西南季风、由太平洋方向来的东南气流影响,因此西双版纳也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就是不分四季,只有干季和湿季,干季温暖,云雨少,常常会出现浓浓的大雾,而到了湿季就表现为高温多雨、湿度大、日照少。西双版纳的干季一般从当年十一月延续到次年四月,此时光照充足而强烈,早晚多雾,温暖舒适;湿季一般从五月持续到十月,这时候降雨不断,对流雨和地形雨是西双版纳主要的降雨形式,少部分时候还会出现台风雨。
湿热的西双版纳
特殊的地形样貌、气候环境和森林植被,造就了西双版纳的湿热,先说“湿”:往大里说西双版纳只有干湿两季之分,这两季的湿度相差很小,干季最低湿度约78%,湿季的湿度一般在90%左右。西双版纳的湿度季节性差异小,得益于湿季多阴雨天气、干季多浓雾天气、湿润的土壤。
西双版纳的“热”无需过多解释了,简单来说就是西双版纳是典型的热带地区,湿季高温多雨,即使阴雨天气多,也让人感觉到热;干季是西双版纳的冷季,但此时光照充足,除了早晚有浓雾,大部分时候是晴天,让人感觉温暖,午间十分甚至感受到了热。
在医疗水平还很落后的历史早期,湿热的地方并非是最宜居之地,但凡想在湿热的地区生产发展、繁衍生息,并取得主导地位,不仅要顺应这样的地理环境,更要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在居所和饮食方面,战胜不利的地理环境。
如此就可以理解了西双版纳傣族为何选择干栏式竹楼作为居所,西双版纳傣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居所上选择了干栏式的建筑形式,就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西双版纳傣族聚居于平坝区域,架木楼居不仅可以抵御水灾和野兽蛇虫的危害,还可以创造干燥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高温潮湿、多雨带来的不利影响,干栏式居所高出地面的距离在正常成年男子的身高之上,屋顶长脊短檐,正适合了西双版纳的地理环境。
也可以理解西双版纳傣族为何喜欢吃苦和嗜酸辣,这也与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相适应,高温潮湿使得人们的食欲减弱,导致人们的体质变弱,酸、辣正好可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辣还可以祛湿、杀虫解毒。
一方面当地自然环境使得食物不易保存,大部分只能腌制,再加上西双版纳地区拥有许多可食用的酸味植物,久而久之,酸就成了傣泐饮食中的口味;另一方面,古时的人们已经发现了辛辣食材的作用,他们以薤(小蒜)、褐芥末、黄芥末、花椒、姜、茱萸来制取辛辣味,此外西双版纳的山林中生长着带辛味的可食用植物,这也是傣泐辛辣味的来源。
用干栏式建筑作为居所,用酸辣苦作为饮食口味,傣族在西双版纳立足,并站稳脚跟,在适应是湿热地理环境后,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得到当地的主导地位,他们在西双版纳建立了部落联合体“泐西双邦”,在西双版纳建立了王国“景陇金殿国(勐泐国)”。
喜欢吃苦的傣泐人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泐国之意),傣泐人就是原先生活在勐泐的傣族分支,现今的傣泐人,不仅分布于西双版纳,国内的普洱市也有分布,还分布于国外的老挝、泰国、缅甸部分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傣泐人往往把西双版纳作为来源之地,勐泐是他们的故土家园,所以不管分布在哪里,至今仍然以“泐人”、“傣泐”作为自称。
透过傣泐人的历史传说,傣泐人并非是西双版纳的土著人,最广为流传的《叭阿拉窝追金鹿》讲到:很早以前,勐泐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这里有漭漭的原始森林,还有宽广的坝子,于是天神“帕雅英”未来引人们到这里开发、繁衍生息,就化成了金鹿把勐占巴纳管的首领叭阿拉窝引到了勐泐的景洪坝,叭阿拉窝在景洪坝建勐建寨,勐泐才发展起来。
这无疑说明了傣泐人在历史早期就是从其他地方迁徙到了西双版纳的,两千年前,傣泐人或许已经从百越族群中分化出来了,之后就是民族塑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民族的迁徙,这途中塑造了能吃苦的品质和顽强的精神,到了西双版纳后,要在这里落脚、繁衍生息,只能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塑造新的生存和生活法则,其中就包括饮食。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很多药物都带苦味,那么古人是否会认为多吃带有苦味的食物可以减少疾病呢?西双版纳湿热的环境,在古代被称为“瘴疠之地”,要想在这样的地方站稳脚跟,医药意识必不可少,在饮食习惯上要战胜对人不利的自然环境,傣泐人喜欢吃苦,应该与这些因素相关。
傣泐人的苦味食材分两种,一是植物,傣泐人的菜肴中,带有苦味的不少,当地的一些山茅野菜本身就是苦的,经过烹饪苦味会减轻,或则搭配其他的食材就成了一道美味的菜肴,一般来说,傣泐人在吃苦味菜品时,经常会搭配酸味的蘸料,综合苦味菜的味觉。
另外一种来自于动物,如牛胆、牛胃、牛肠、鱼肠等,从中提取出苦味,与特定的食材搭配,加入佐料后,傣泐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美味佳肴就出现了,常见的有牛肉剁生(撒撇)、牛胆蘸料、鱼肠包烧等,这些在外人看来就是黑暗料理,让人难以接受,入口之初微苦,一眨眼就感受到了甘味,实则很可口。
酸、苦、甘、辛、咸是古代的五味,但不同的地方,所偏好的味道不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间的事,而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了顺应自然环境所形成的饮食习惯,有什么样的地理特点,就有什么样的饮食特色。
西双版纳的傣泐人喜欢吃苦,其实是人们生存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是喜欢吃苦,还是嗜酸辣,实则是他们探索出了一套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和生活法则,这法则不仅让他们在这里站稳脚跟,还演进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